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杏彩体育

杏彩app发布会直播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高立平 山东高速集团总工程师、路桥股份、董事长周新波 省机场管理集团党委、董事刘洪斌 山东铁投集团副总经理杨俊泉 省港口集团党委、董事刘中国 山东海洋集团副总经理于冰

  今天,我们邀请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高立平先生,山东高速集团总工程师、路桥股份、董事长周新波先生,省机场管理集团党委、董事刘洪斌先生,山东铁投集团副总经理杨俊泉先生,省港口集团党委、董事刘中国先生,山东海洋集团副总经理于冰先生,介绍2022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任务目标和一季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作为全省扩需求“十大行动”的重要内容,其中第一个就是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2022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投资将确保完成2700亿元以上,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奋力当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开路先锋。

  一是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加快济郑高铁、潍烟高铁、莱荣高铁等5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雄商高铁、济滨高铁3个项目,力争开工京沪辅助通道潍坊至宿迁、青岛至京沪辅助通道2个项目,建成黄台联络线个项目,年底高速铁路里程突破2400公里。黄台联络线建成通车后,济南东站至济南站不再需要绕行济南西站,为旅客出行节省时间。济莱高铁建成通车后,从济南市区到莱芜区仅需不到半小时。

  二是进一步擦亮“山东的路”品牌。高速公路进一步加密、扩容、增通道,加快推进临淄至临沂等13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济广高速济南至菏泽段改扩建、临沂至滕州等17个、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项目,建成新台高速台儿庄马兰屯至鲁苏界段、济南至高青、沾化至临淄、濮阳至阳新高速菏泽段、济南至微山高速济宁新机场至枣菏高速段等项目,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800公里,我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加密。加大普通国省道养护力度,持续推进瓶颈路段升级改造和穿城镇路段改线公里,基本消除国省道次差路。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逐步推进较大规模自然村“村村通”,年内改造提升1000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危旧桥梁400座,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000公里,高质量打造16条示范样板路。

  三是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充分发挥港口集团一体统筹优势,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和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中转分拨基地,打造青岛港国际枢纽海港。推进现代化港口群建设,重点抓好青岛港董家口港区LNG码头三期工程、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工程、日照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三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力争建成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大唐码头二期工程等项目。

  四是全力打造“通江达海”内河水运网。大力实施京杭运河提质扩能,加快推进京杭运河主航道升级改造、湖西航道整治、大清河航道通航等航道项目建设,尽快将京杭运河主航道等级从1000吨级提升至2000吨级,推进济宁梁山港、龙拱港等港口扩建升级。加快推进小清河复航工程航道扩挖、船闸建设、桥梁改建和沿线港口建设等工程,年底前完成航道主体工程,争取早日实现复航。

  五是加快建设山东半岛现代化机场群。加快推进烟台机场二期工程、临沂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枣庄机场、德州庆云通用机场,迁建完成济宁机场、蓬莱通用机场。其中,济宁机场迁建完成后,2025年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2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00吨,对于补齐鲁南地区民航发展短板、服务人民群众高效快捷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六是持续完善济青城市轨道交通网。加快推进济南、青岛城市轨道交通10个、228公里续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号线一期、济阳有轨电车、青岛地铁6号线个轨道交通项目,建成青岛地铁4号线,年底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突破400公里。

  七是积极构建综合枢纽体系。推进济南国际机场、鲁南高铁济宁站等综合客运枢纽,以及水发国际物流园、潍坊申易智慧物流园等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建设,推动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

  为确保完成全年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任务目标,今年一季度,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围绕全面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三网两群一体系”(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港口群、机场群、综合枢纽体系),抓开局、抓统筹、抓督导、抓激励,聚焦重点工程,紧盯关键环节,持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36亿元,同比增长35.9%,创历史新高,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一是铁路网方面。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24.6亿元。济郑高铁山东段杏彩app发布会直播、潍烟高铁、莱荣高铁等5个在建项目持续推进,黄台联络线个年内计划通车项目完成总投资75%,已完成大部分线下工程,雄商高铁、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济滨高铁3个项目可研报告,国家发改委已批复。

  城市轨道交通完成42.75亿元。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青岛地铁4号线号线号线个项目开工建设,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取得初步设计批复。

  二是公路网方面。累计完成投资230.6亿元。13条续建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设,新台高速台儿庄马兰屯至鲁苏界段1月份建成通车,济南至高青等4个年内通车项目完成总投资65%,长深高速东营至青州改扩建、泰安至东平、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3个项目开工建设。普通国省道方面,开工建设S512日东线泗水连接线公里项目。“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扎实推进。

  三是水运网方面。累计完成投资11.2亿元。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济宁段)航道“三改二”工程和湖西航道(二级坝-苏鲁界)改造工程2个项目航道主体工程已交工验收。小清河复航工程桥梁改建和船闸建设加紧推进,工程量累计分别完成60%和70%,沿线个港口项目建设全面推进。

  四是港口群方面。累计完成投资59.8亿元。产业园类新兴业务项目取得重大进展,14个港产城融合发展项目建成投产,32个新建项目集中开工;传统港口项目快速推进,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工程、潍坊港中港区东作业区#17滚装泊位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一季度,全省沿海港口克服疫情影响,完成货物吞吐量4.6亿吨,同比增长6.6%,跃居全国第1位。

  五是机场群方面。累计完成29.9亿元。济宁机场迁建工程、临沂启阳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前期工作取得重要突破,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枣庄机场两个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

  六是综合枢纽体系方面。累计完成投资38.1亿元。水发国际物流园、山东岚山港城智慧物流枢纽项目等重点物流枢纽建设进展顺利。

  全面加快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离不开广大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支持。衷心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一如既往关心支持交通运输事业。省交通运输厅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媒体开展宣传创造有利条件、提供良好服务,与新闻界朋友共同努力,不断谱写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新篇章。

  山东高速集团作为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今年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一季度在推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进展如何?

  山东高速集团作为省属交通骨干企业,勇担职责使命,强化保障支撑,全面提速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开路先锋”。2022年,集团确立了“4条路通车、9条路开工、861.5亿元投资”的年度任务。与以往年份相比,今年高速公路建设任务有4个突出特点,即:规模大、里程长、数量多、标准高,具体来说:

  一是投资规模大。为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通车里程突破7800公里的任务目标。我们将确保4个项目通车,并加快7个续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压茬推进9个实质性开工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完成投资超过800亿元,这是集团历史上投资最多的一年。

  二是建设里程长。集团今年计划建设项目20个,总长1735.5公里,建设项目里程和工程规模均创历史之最,以上项目建成后,将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47公里,新增双向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1440公里,对于持续巩固我省交通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开展前期工作项目数量多。按照“早部署、早开工”原则,我们今年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有17个。其中,9个项目要进一步压缩前期工作时间,实现实质性开工,8个项目要压茬推进前期工作。这些项目总里程1252公里,总投资达2031亿元。

  四是智慧高速建设标准高。围绕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赋能、智慧化提升,集团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全力做好济青中线智慧高速建设,再造一条全国领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智慧高速。二是加强智慧高速的顶层设计,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慧高速研究成果。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高速集团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强化人财物等要素保障,全力全速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项目建设“开门红”“开门稳”。一季度,集团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2亿元,完成季度计划的149.7%。济宁新机场至枣菏高速段等4个年内通车项目投资和形象进度均超额完成当期计划,济南大西环等2个力争部分建成通车项目正全力加快施工进度,东青改扩建等4个年内实质性开工项目已取得先行用地批复并开工建设;济南大北环等2个项目已取得用地手续批复,进入施工大干阶段。

  高速公路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交办给集团的任务,我们将始终站在讲、顾大局的高度,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为交通强省建设贡献高速力量。

  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作为全省重大标志性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等有关部委以及军方的关心支持下,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交通厅等省直部门和济南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大量支持帮助,有关工作顺利推进。

  2021年9月6日,经过努力协调,杏彩体育平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标志着项目正式立项。批复的建设内容、投资规模与民航局批复的机场总规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相一致,是近年来获得国家批复立项用时最短的运输机场项目。根据立项批复内容,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投资估算约500亿元,按照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万吨目标设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航站区新建60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38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飞行区按照最高等级4F级建设,新建两条3600米跑道;引入济滨高铁和三条地铁,同步拓宽改造机场高速公路。2021年9月23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济南机场被列为全国两个航空主导型智慧综合客运枢纽之一。2021年12月22日,国家民航局出具了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意见的函,标志着项目取得民航行业审查意见。今年2月8日,取得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意见。2月18日,省发改委将可研报告上报至国家发改委。4月1日-2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民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可研报告评估会,近期将取得国家发改委可研报告批复。

  按照规划,项目建成后,济南机场将实现空、铁、轨、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新引擎,有效助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对进一步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可研报告和初设概算审批工作进度,会同有关单位加快完善设计方案,积极主动做好前期各项工作,压茬推进、加快落实,确保今年上半年取得国家发改委可研批复,年内实现主体工程开工建设。

  按照《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省运输机场将达到12个。“十四五”期间,全省机场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除济南机场外,省机场集团将加快推进烟台机场二期扩建、临沂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和东营机场提升改造项目,完成威海、济宁等机场迁建,协同推进枣庄、聊城机场建设,力争实施日照机场改扩建项目、菏泽机场二期工程前期论证,推进滨州、淄博、泰安机场布局研究等工作。截止今年一季度末,集团各在建工程共完成投资约25亿元,完成投资计划任务。

  通过对全省机场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至“十四五”末,全省将形成“两枢一干九支”的运输机场新格局,民航机场服务国家和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

  铁路是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运输方式。今年全省高铁项目投资计划496亿元,其中铁投集团负责352亿元。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铁投集团坚持精准施策,有序推进复工复产,1季度完成铁路投资85.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4%,同比增长33%。黄东联络线、济郑、潍烟、莱荣等在建高铁项目完成投资60.2亿元,工程进度与施组计划基本相符。计划开工的雄商、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济滨高铁等3个项目,正在抓紧办理相关手续;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潍坊至宿迁段、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等2个项目,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前期工作。

  按照《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到2035年全省铁路网规模达到110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网5700公里,形成“四横六纵三环”的现代化高速铁路网。截至2021年底,我省已建成胶济客专、京沪、青荣、石济客专、济青、青连、鲁南、潍莱等8个高铁项目,其中,济青、鲁南、潍莱等高铁由我省主导建设,均提前建成通车,叫响了“好”“快”“省”“和”的山东高铁建设品牌。全省高铁通车里程达2319公里,居全国第三位。

  一是打通高铁通道主动脉。加快推进在建高铁项目建设,确保黄东联络线今年建成通车,济郑、莱荣明年建成通车。争取济滨、雄商、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等项目尽早开工,全力实现“年年有开工、年年有开通”。计划到“十四五”末全省高铁通车里程突破4400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四横六纵三环”高铁网中三横、五纵、三环将全线贯通。

  二是优化提升货运铁路网。针对我省“四横四纵”货运铁路网互联互通、瓶颈区段、港口集疏运通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全省货运铁路网规划研究,规划建设董家口至沂水、菏泽至徐州、聊城至泰安、郓城至巨野等铁路,长约510公里,投资约320亿元。积极与国铁济南局、省港口集团等对接,对德龙烟、瓦日、董家口港后方铁路运输通道等重点卡点线路进行研究,并适时开工建设。到“十四五”末,“四横四纵”货运铁路网将进一步完善,既有铁路运输潜力将充分释放,铁路货运比例逐步提升。

  三是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按照全省铁路一盘棋、四网融合的原则,统筹既有、在建以及规划铁路之间的运输组织关系,加强综合枢纽规划建设,实施或预留枢纽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相关铁路、轨道交通引入工程,推动重点城市铁路市域化改造、公交化运行,打造轨道上的城市圈。目前,济南、青岛、临沂铁路枢纽规划已获路省联合批复,青岛都市圈公交化运行方案研究已完成;潍坊、聊城、菏泽、日照、滨州等铁路枢纽已统筹研究和建设;与烟台市合作的铁路市域化改造等项目已启动前期工作。

  全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实现新突破”,铁投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总关于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抢抓加快铁路发展的重要“窗口期”,积极推动铁路建设、运营、融资等模式的探索创新,全力以赴加快高铁项目建设,优化提升铁路运输效能,让创新成为“走在前”的强大动力,一步步将山东人民美好出行的高铁梦描绘在齐鲁大地上,为构建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贡献铁投力量。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一季度,山东港口的发展成效如何?在服务“六稳”“六保”、助力经济循环畅通、加快工程建设方面有哪些做法?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一季度,山东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了6.3%和7.6%,对比全国数据,增幅分别高出全国沿海港口整体增幅4.7%和5.2%,实现了稳健开局、稳中向好。

  一是传统主业协同发力。山东港口以改革促进港口资源整合、业务链拓展融合,业务协同、一体化运营成效渐显,要素资源配置能级进一步增强。一季度吸引新增包括美西、美东、澳洲、非洲、东南亚等8条国际航线,成功开通“胶州上合示范区至青岛港”“河南三门峡至青岛港”农资产品专列,打通日照港至成都青白江站海铁联运新通道。特别是自3月份以来,全国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严峻态势,山东港口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优化流程、打通堵点、推动货物高效流转,多措并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六稳”“六保”、物畅其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新兴主业强劲提速。一季度,山东港口加快构建全产业港口生态圈,物流、金融、贸易等新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72%,提高近6个百分点。新兴主业的发展成为山东港口持续优化盈利结构、稳步提升运行质量,助推传统主业高位发展的“关键一招”。

  三是智慧绿色创新驱动。山东港口以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为目标,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召开了“智慧引领 科技支撑 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科技创新大会,全力推进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任务,自动化码头桥吊第8次刷新单机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四是工程建设大干快上。山东港口克服冬季气温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一季度有14个港产城融合发展项目建成投产,32个重点新建项目集中开工,46个项目总投资达571亿元,以项目为支撑放大港口“虹吸效应”。此外,重大在建码头项目加快推进、大干快上,一季度山东港口55个重大在建项目中,6个项目超额完成,49个项目按计划推进,助力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2022年,山东港口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提升港口设施保障能力。2022年,重点推进年通过能力约1.4亿吨的23个码头泊位、600万立方原油储罐、38万立方液体化工储罐、88万立方LNG储罐、34万吨粮食筒仓、160万平米堆场、年输油能力4850万吨的长输管道及港口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坚持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对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信息系统工程、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工程、智慧港口信息基础设施工程等三大工程,扎实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三是聚焦前沿技术,持续助推工程科技创新。加快新能源技术应用,实施智慧绿色建筑项目试点,推广屋顶光伏、风力发电、可再生能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在港口建筑中的应用。

  对照全年的工作打算,当前我们正在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进新建项目签约开工,提速在建重大项目建设,为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我省内河港航产业投融资平台,山东海洋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要求,积极推进小清河复航有关工作。一是出资与中国铁建投资集团组建了联合体,共同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中国铁建投资集团主要负责前期施工,海洋集团主要负责小清河航道后期的运营管理。二是对小清河沿线港口进行统一投资建设和运营。三是探索低碳河海直达运输方式,研发建造低碳河海直达船舶。

  小清河沿线万吨。根据对沿线货源货种调研情况,一期投资建设济南主城港区、章丘港区、高青花沟作业区、博兴湖滨作业区等4个港区(作业区),总投资21.42亿元,共建设泊位26个,建成后预计吞吐量2350万吨/年。目前四个港区已全面开工,截至2021年末已完成投资7.37亿元。

  2022年,小清河港口建设计划投资7.2亿元。为确保港口与复航工程同步投入运营,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做好了资金保障。一季度,1个项目(博兴湖滨作业区)按期完成施工计划,3个项目(济南主城港区、章丘港区、高青花沟作业区)超额完成施工计划。4个项目一季度合计完成投资2.08亿元,完成季度计划的130%。截至3月末,累计完成投资9.45亿元。目前来看,四个港区整体推进基本平衡。年底前,可完成四个港区码头主体及道路堆场施工与港机设备安装,达到基本装卸条件。

  在保证正常施工的同时,我们积极打造绿色低碳和智慧赋能港。一是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港口将以电能作为主要能源,并配套建设光伏及储能设施。办公生活用电、港口机械设备用电实现自给自足,剩余电能并网。二是综合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港、航、闸、船、货”五位一体智慧港航物流系统,满足小清河港航物流对航运服务智能化、信息感知全面化、货物运输一体化的需求,向社会提供最低化成本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

  因小清河断航多年,目前已无在营船舶。而小清河通航长度169.2公里,距离较短,如以市场上现有船型进行运输,船舶无法直接从内河入海,货物需在小清河出海口附近进行一次过驳,这将大大增加运输成本及时间。鉴于此,我们提前谋划通航方案,创新提出了河海直达的概念。

  2019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积极与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船级社沟通,明确以绿色低碳、降本提速为目标设计建造河海直达船舶,目前已确定采用“河道内电推自航+海上顶推”的运输方式。根据河道特殊条件和货源,拟设计两个新船型,一个是2450载重吨内河兼海驳散集多用途船,另一个是130TEU内河兼海驳集装箱船。年底前,首艘内河兼海驳散集多用途船具备交付条件。

上一篇:杏彩体育平台提醒 济南3家涉阳企业销售货物流向济南、菏泽、潍坊、连云港、天津5地 下一篇:杏彩注册济南3家涉阳企业107件货物流入潍坊菏泽连云港等五地